网络安全与执法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公安网络安全保卫和涉网犯罪侦查工作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特色优势:2013年开设,2015年纳入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A类),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公安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技术能手6人、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1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平台6个。近年来,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公安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市厅级项目20余项。教师获省部级以上专业类竞赛一等奖10余人次、二等奖10余人次,获各类专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余人次。建有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实验室、计算机取证实验室、移动终端取证实验室、战教融合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核心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储原理与数据恢复、网络对抗技术、电子数据检验技术与应用、网络犯罪侦查。
公安情报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公安情报信息搜集、整编、管理以及分析研判工作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特色优势:2015年开设,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建有国际刑警组织新系统(I-24/7)工作室、公安舆情监测室、情报分析实验室等。
核心课程:应用统计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公安情报管理与安全、人力情报、公安情报搜集、公安情报分析、公安情报数据挖掘。
自2019年起,海关总署缉私局、长江航运公安局委托我院在公安情报学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公安情报学(面向海关缉私机关就业)
培养目标:公安情报学(数据缉私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从事走私犯罪侦查取证技术工作需要的基本业务知识、专业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能够胜任海关缉私工作中数据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特色优势:开设专业所依托的信息技术学院,在师资队伍、实践条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1.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与研究成果突出
师资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同为江苏省教学名师),公安部教学名师1人,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1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2项、公安部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获公安部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获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等多个省部级以上奖项。
2.实践条件先进,实践教育资源丰富
信息技术学院实验中心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公安信息技术实践教育示范中心。校内,除了5个公共机房外,还设有数据分析、电子取证、网络舆情监测、案件远程会商、网络技术、网络攻防、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移动终端取证等10个专业实验室。
3.真正实现了“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团队常态化承接数据分析和电子数据检验鉴定业务,持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教师将参办案件转化为教学素材,甚至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实战,极大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核心课程:海关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应用统计学、编程语言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海关缉私工作概论、人力情报、公安情报搜集技术、海关缉私数据挖掘、存储原理与数据恢复、电子数据检验技术与应用、涉网案件侦查。
备注:招生计划公布为“面向海关缉私机关就业” 类“公安情报学”专业。
数据警务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公安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应用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特色优势:2021年开设。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建有大数据分析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等。
核心课程:Hadoop原理与实践、警务信息搜集、文本分析技术、警务数据分析、警务数据可视化、警务数据挖掘、警务信息管理与安全、警务大数据决策。